最新资讯
针织圆机双斜针筒的设计[复制链接]
传统双面针织圆机两个针筒的编织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在进行双面针织产品的工艺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编织能力较弱的一个针筒,从而影响到整机编织水平的发挥。因此,平衡两个针筒的编织能力,使两者都具有较强的编织能力,已成为多年来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针对该问题,提出两个针筒工作面双斜向配置的双面针织圆机改进方案。
1 传统双面圆机针筒配置
传统双面针织圆机的针筒配置结构如图1所示,织物牵拉方向如图2所示。图1中,传统双面针织圆机上有一个水平针筒和一个垂直针筒,两个针筒相互呈90°配置。图2中,水平针筒编织反面组织,形成织物的牵拉方向近似垂直于织针运动方向,自主编织能力相对较差;垂直针筒编织正面组织,形成织物的牵拉方向近似平行于织针运动方向,自主编织能力较强。由于牵拉方向不同,织针在垂直针筒上完成的编织动作,在水平针筒上有时难以实现,因此在编织复杂织物的织造工艺时,要降低水平针筒上织针的编织难度。因此,传统双面圆机针筒配置存在的不足不仅增加了织造难度,同时也限制了工艺花型的展开设计。
2 针筒配置改进思路
本文设计的双斜针筒圆机结构如图3所示,两个斜向配置的针筒可使内外织针的编织功位基本达到一致,避免内外针筒的使用约束。双斜针筒配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配置方式为:外针筒依然安装在回转齿圈上,其工作面的基准线与中轴线夹角为40°;内针筒则安装在同步回转轴下,其工作面的基准线与中轴线夹角为50°。此时,两个针筒工作面的基准线夹角仍为90°,这里没有将两个针筒工作面的基准线与中轴线夹角同定为45°,是因为编织的织物是沿重力垂直向下牵拉的,而圆筒针织物自身的径向变形收缩使筒口方向的牵拉相对垂直轴线发生5°~10°的偏移,夹角定为45°时不能实现两个针筒织物牵拉方向相似或一致。
本方案的显著特点在于可实现内外针筒编织织物的牵拉方向与所用编织针筒基准线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并能达到完全相似的编织条件,无编织能力较弱的水平针筒,可以编织一些复杂织物从而完成以往无法进行的编织。
随着针筒配置的改变,编织三角座的配置也要相应改变。传统双针筒针织圆机的上针盘三角座为平面扇形,每路所占弧线半径小,三角针道很难安装两条以上,因此针道较少,编织的花型也受到限制。本方案的双斜向针筒针织圆机的内针盘三角座为倒圆台形状,每路所占弧线半径大,具备安排4条三角针道的空间。当内外针筒均可实现4条三角针道的排针编排时,就可编织全新的纬编4+4针道特殊花型,因此可以开发出以往无法实现的双面圆形编织物。
双斜向针筒针织圆机的内外针筒可以使用相同规格型号的织针,因此可以减少生产时的备件种类,有助于简化管理操作要求,减少生产错误。
为适应针筒配置的改变,双斜向针筒针织圆机的导纱器系统也要相应改变,以独立导纱器环为基础,各路导纱器独立调节,从而适应单针筒编织及双针筒编织的喂纱要求。
3 改进方案的实施
3.1机体部分
设备机体部分依然使用通用的双面圆机机架,以及传统的传动与卷曲机构部件,并延续传统圆机的使用方法和习惯。
3.2内、外针筒
重新制作配置内、外针筒,内针筒为倒圆台形状内面配针,外针筒为正圆台形状外面配针,如图5所示。按照用途确定机号(如12~28针/25.4mm),按所选织针规格配置针槽,针筒直径为762~1016mm(30"~40")。双斜向针筒针织圆机更换针筒时,内针筒可以无障碍直接卸掉,因此比传统针筒配置机型变更机器级别更加方便。
3.3三角座及三角
三角座为每路每段独立调整式,如图6所示。基本三角组件为编织三角、浮线三角、集圈三角。每路三角的等分可根据特殊需要在1~2F/25.4mm内确定,需要时可考虑配置仿横机三角(如移圈、胖花三角)。
3.4导纱器
导纱器需要重新设计,其配置如图7所示,内圈三角座盘上配置支撑杆,支撑杆放置导纱器座环,导纱器座环上安装独立可调导纱器。导纱器单体为钢制,上面有垂直双磁孔,具有添纱喂纱功能,适合对内、外圈织针同时喂纱或各自独立喂纱。
4 编织产品举例
双斜向针筒针织圆机因其设备结构特殊,能制作出与传统双面圆机不同的产品。传统4+2针道圆机可以开发出较多产品,而该4+4针道双斜向针筒针织圆机有更加广泛的产品开发空间。本文列举几种产品供研究参考,包括全罗纹添纱弹力布、三重棉毛布、多色无缝管状条布、多色口袋格布、双面皱纹布、正反单面交替直条布等,编织图如图8所示。
5 结束语
双斜向针筒针织圆机作为非传统双面圆机,既具有传统圆机的基本特性功能,又完善了传统圆机的使用性能。解决了两个针筒编织织物的牵拉平衡,增加了内层编织的三角针道,统一了织造用针,方便了针筒更换,并且可以开发更多的双面针织物新产品。
大小:0KB
所需积分: 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