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文献 针织常识 针织服装设计及缝制特性的研究

针织服装设计及缝制特性的研究[复制链接]

发表于:2016/08/03 16:48:18
收藏此文

1 前言

        现代服装所使用的面料以梭织、针织、裘皮、皮革面料为主,针织服装比梭织服装起步晚,历史短,但由于针织面料具有许多梭织面料不具备的独特优点,近年来,针织服装的品种、质量、数量得到了迅速发展。据资料统计,目前整个欧洲服装行业中有56%的份额是针织服装,国内针织服装的消费比例也达到了52%。针织面料质地柔软,吸湿透气,具有较好的弹性,轻薄面料悬垂性好、飘逸感强。针织服装穿着舒适,贴身合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现在针织服装已由传统内衣向装饰内衣、补整内衣、保健内衣发展,内衣外穿,外衣时装化、个性化、高档化已成为针织服装的新主题。各种新型面料和款式的针织T恤衫、运动服、健美服、休闲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由于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在组织结构、织物性能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针织服装在款式设计、样板设计、缝制要求等方面都与梭织服装有所区别,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现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2 针织服装设计

        针织面料的特性与针织服装设计关系密切,现代人们选购服装时,注重表现自己的气质和个性,追求流行和时尚,在设计针织服装时,为了使实际成衣效果与设计效果达到一致,设计出体现针织面料特点,具有时代风格的针织服装,在下列方面必须注意。

        2.1 款式设计
        针织服装款式设计,应充分考虑织物内部独特的线圈结构,突出面料特有的质感和优良的特性,设计构思基调应高度概括,力求简洁、精练,采用流畅的线条和简洁的造型来强调针织服装的舒适、合体、轻松自然风格。外形轮廓避免过于复杂,不宜多用分割线,为了避免和弥补因造型简单而产生的平淡呆板感,设计时可在材质、色彩、图案、装饰配件上多加考虑。利用形象简洁、节奏明快的几何条纹图型面料进行灵活拼接搭配;将镶、嵌、贴、滚、装饰线迹等工艺手段运用于服装的领口、袖口、裤口、下摆、门襟、吊带等边缘增加装饰效果;进行服装色彩的组合设计,采用大块色面分割,强烈醒目,或是小块色彩对比,浪漫典雅;结合应用绣花、印花工艺进行协调设计。总之,设计要在简练中求变化,充分表现针织面料的质感特性,使之与服装造型达到和谐统一。

        2.2 样板设计
        2.2.1 放松量
        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延伸性,使针织服装能很好地适应人体活动功能的需要,因此,胸围、腰围、臀围的放松量应适当减小,要根据服装穿着要求和面料性能考虑,若采用莱卡等弹性较好的针织面料,在设计泳装、体操服等服装时,不仅不要加放松量,相反还要减小三围的净尺寸,以便服装既贴身合体,又能使穿着者运动轻松自如。

        2.2.2 颡
        针织面料有较好的成形能力,很容易与身体的曲线相贴合。当设计贴身合体的服装时可采用弹性更好的针织面料,针织服装一般不需要收颡,就可以达到梭织服装收颡的效果。对于胸衣类针织服装可适当考虑收颡。

        2.2.3 注意面料悬垂性
        轻薄、柔软纵向拉伸性大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悬垂性,服装穿着后衣长尺寸会变大,胸宽尺寸会变小。因此在设计较长规格的款式时(连衣裙),衣片样板在长度方向尺寸应适当减小,在宽度方向尺寸应适当加大。而对于横向延伸性较大的针织面料,在胸宽、肩宽、领宽等横向样板尺寸均要收缩些,衣身长度方向样板尺寸应适当加长,这样,才能使服装穿着以后的规格尺寸与设计时确定的成品规格尺寸相一致。

        2.2.4 缝制工艺回缩
        针织面料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外力作用,面料被拉伸而产生变形。当面料呈卷装或折叠放置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内应力。为了能使针织面料自然回缩,尺寸稳定,要求染整以后的坯布必须堆置24 h以上才能裁剪。但是在针织面料从裁剪到缝制成品过程中,由于面料所受的外力和内应力均消失,针织面料还会产生一定的回缩,称为缝制工艺回缩。因此在针织服装样板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面料的缝制工艺回缩性,必须加放尺寸,否则制成的服装成品规格会缩短变小。缝制工艺回缩的大小与针织面料组织结构、织物密度、原料种类、缝制流程长短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试制成衣的方法进行测算。

        2.2.5 缝纫损耗
        针织服装一般由包缝机、绷缝机、滚领机、平缝机共同缝合,其中包缝机使用最广泛,使用包缝机缝合时需要切边,缝纫损耗包括做缝宽和切边宽两个部分。针织服装的样板尺寸是包括缝纫损耗在内的毛尺寸,因此样板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缝纫损耗。不同的服装款式,当采用不同的缝制工艺和设备时,缝纫损耗不相同,当服装款式确定后,必须先设计缝制工艺和选择设备,以便确定缝纫损耗,然后才能进行服装样板尺寸的设计,缝纫损耗一般规定如下:

        包缝缝边(单层)0.75 cm

        包缝合缝(双层)0.75 cm

        包缝合缝(转弯部位)1.5 cm

        包缝底边(挽边)0.5 cm

        平缝机折边0.75 cm~1 cm

        背心三圈折边1.25 cm~1 cm

        平缝机领座或口袋折边0.75 cm~1 cm

        双针、三针挽边0.5 cm

 

        2.3 对色配料
        针织面料除经编面料以外,大部分都是圆筒形面料,在针织服装生产中,利用圆筒形面料进行排料裁剪,可以根据衣片样板形状进行套裁,还可以通过提缝方法进行借疵,从而节约用料,减少裁耗,提高成品质量。故在针织服装批量生产中,大部分款式都是采用分别排料的形式,如一件衣服的大身、袖子、领子、口袋在排料裁剪时,采用不同门幅的针织面料。面料在染色过程中由于工艺条件和操作上的差异,匹与匹之间、批与批之间会产生色差现象,因此在针织服装裁剪之前,必须对面料进行对色配料,要求一件衣服所用的主料、辅料尽量出自面料染色过程中的同一批号,色泽一致,数量配套,以保证成品质量和生产顺利进行。

 

3 针织面料缝制特性及采取措施
        3.1 由于针织面料纱线断裂或裁剪以后,布边会发生脱散现象,因此在设计和缝制时应采用防止面料脱散的线迹结构,常用四线,五线包缝线迹或双针三线绷缝线迹能防止织物边缘线圈的脱散;用附着性好且柔软的树脂液对织物边缘进行喷涂,使线圈之间纱线互相粘接在一起而不会脱散;在服装缝纫时采用针尖呈圆头形的机针,缝针在穿刺面料时,让针尖穿入线圈空隙之间,防止针尖穿入针织物纱线中切断纱线而产生“针洞”。如日本“风琴”(OR-GAN)圆头形机针分为S、J、B、U、Y等针尖型号,S型用于极细薄针织品缝制;J型用于一般针织品;B型用于化纤厚织物;U型用于弹性针织物;Y型用于非常稀松和粗厚的网状针织物。

        3.2 针织面料有较好的延伸性和弹性,在针织服装的裁剪、缝制、整烫过程中都要加以注意,防止产品牵拉引起规格尺寸的变化。在缝纫时应选用与面料延伸性相适应的缝线和线迹结构,包缝线迹、链式线迹、绷缝线迹拉伸性较好。对于要求尺寸稳定的衣片部位,如门襟、领子、口袋边缘等部位可采用粘合衬防止面料变形,便于缝制。

        3.3 多路进线的圆纬机生产的针织面料,织物线圈横列会发生倾斜,称为针织物的纬斜性,面料缝制后经洗涤会发生扭曲变形,因此在面料生产过程中要求进行整纬处理。在排料裁剪时,特别要注意样板的纵横向边缘与面料纵横向纹路的平行或垂直度,裁剪衣片的纵横向线圈纹路与样板上标注的线圈纹路必须一致。尤其是色织彩横条针织面料,在裁剪时一定要进行对条处理,如T恤衫前、后衣片对条,门襟与大身衣片对条等,以提高成品的质量等级。

        3.4 单面针织物会发生卷边现象,面料卷边会影响缝纫操作,降低工作效率。对于卷边性严重的面料,可采用喷雾式粘合剂喷洒在衣片的布边上,防止卷边。针织物结构比较疏松,当采用化纤或化纤混纺针织面料时,如遇到尖硬带刺的物体,织物中纤维易被勾出,经过不断摩擦,勾出的纤维形成纤维团,出现勾丝起毛起球现象。在针织服装生产中,要求缝纫机及各工序的操作台面尽可能打磨光滑或用光洁的坯布包覆台面;操作工要经常修剪指甲或在操用时带薄型手套。

        3.5 由于针织面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柔软性,因此在针织服装生产中,不宜运用推、归、拔、烫等造型技巧。针织服装袖笼处的袖片归拢量不宜过多,应控制在1cm~2 cm左右,袖山处可加缝衬或条带来增加袖子的立体感和牢度。

 

4 结束语
        针织服装的设计与品种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人体学、色彩学、美学、纺织材料学、针织学、染整工艺学、针织缝纫工艺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环保、休闲、健康是21世纪服装发展的主题,如何利用新原料、新面料开发针织服装产品,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下载此文档

大小:0KB

所需积分: 0
下载本文档需要积分,如何获得积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