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文献 纬编 纬编针织物分析

纬编针织物分析[复制链接]

发表于:2015/12/24 11:13:10
收藏此文

一、分析织物组织

  织物组织分析方法,一般应先把有提花或其它花纹图案特征的进行记录(提花等要绘制意匠图)并需:①确定一完全组织花高和花宽或编织一个循环的横列数及进纱路数等。②确定工艺正、反面和编织纵行方向。③脱散织物边缘,确定织针排列情况,观察织物边缘正、反面线圈配置,一般有单面排针、罗纹排针和双罗纹排针三种。单面排针的要注意,若同一纵行上既有正面线圈又有反面线圈的,则是双反面组织排针。④观察线圈状态,注意脱散是逆编织的过程,所以可通过脱散,观察织物中线圈(包括其长短、颜色等)、浮线、悬弧、附加纱线、纤维束、线圈转移等结构和变化,从而确定织物的组织结构范围。

二、测线圈长度

  线圈长度的测定,一般为先测出n个线圈的纱线在伸直但不伸长时的总长度,然后除以n后所得的值,习惯以mm计量。若编织状态不同,如一路纱线成圈,另一路纱线由集圈与成圈一起组成的,则应分别进行测定,得出每路纱线各自的线圈长度。

三、编制上机工艺

  上机工艺的编制应包括正规的花形花纹图或编织图,机型、机号的确定,纱线品种、纱线线密度及色纱的配置,织针、三角的排列,选针机构的排列,电脑程序编排,织物密度、线圈长度、面密度等工艺参数的制定以及工艺流程、后处理工艺等内容。

四、织物常见花纹与织物组织结构的关系

  由于针织物的同一种组织可产生多种花纹效应,而一种花纹效应也可由各种不同的组织结构形成,因此,当来样需要分析组织结构时,往往可根据其织物的外观花色效应大致确定形成该花纹的组织类型。

纬编针织物常见花纹一般可分为结构花纹、色彩花纹和结构色彩花纹三种。如果织物花纹是由形状、大小或排列不一的结构单元组成,则为结构花纹,如网眼、凹凸、褶裥绉、毛绒等花色效应。如果织物花纹是由颜色不同的结构单元组成,则为色彩花纹。一块针织物可以是结构花纹,也可以是色彩花纹或者同时具有结构花纹与色彩花纹的花色效应。常见的纬编织物布面花纹大致有如下这些大类。

1.横条效应

  形成横条效应织物的主要方法是:

⑴采用色纱交替进行或用不同原料、不同粗细、不同结构的纱线交织,形成色彩或凹凸横条;

⑵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按间隔横列数搭配及变化,形成线圈结构不同的横条。如纬平针与集圈、纬平针双反面、纬平针正、反线圈横列变化、罗纹空气层、双罗纹空气层、提花纬平针、毛圈、间隔衬纬、间隔添纱等,均可形成横条。若在这些组织中采用色纱配置,则形成色彩与结构的花色横条;

⑶密度变化采用同一种组织但在编织中按一定间隔横列该织物密度,则可形成松紧横条效应。

2.纵条效应

  纵条效应在纬编针织物上形成的主要方法是:

⑴单、双面提花:按纵条宽度要求进行选针选纱可形成色彩提花或素色提花纵条;

⑵罗纹、双罗纹组织:在罗纹上抽针,可形成凹凸纵条,如2+2、3+2等,在双罗纹组织上,采用抽针、色纱或抽针加色纱,可形成凹凸纵条、色彩纵条或凹凸色彩纵条。如双罗纹组织,进纱为一路A纱、一路B纱配置,可形成一个纵行宽度的A、B色彩细直条或双罗纹上针(或下针)连续抽针n针,则不抽针那面无纵条,而抽针那面形成正面线圈与反面线圈间隔的凹凸纵条效应;

⑶集圈组织:采用A、B色纱分别在间隔n针上轮流编织与集圈,由于B纱集圈悬弧在A纱线圈后面,A纱线圈悬弧在B纱线圈后面,可形成n纵行宽的A、B色彩纵条纹;

⑷空气层组织:排针为罗纹,在上下针各单独编织后,一纱线在上下针连接横列采用在上针每编织n针后去下针某1~2枚针处集圈,则上针那面形成被下针集圈处纵行隔开的n个纵行宽的凹凸纵条。

3.格子效应:格子效应形成的原理是横条加纵条花纹。因而,把能形成纵、横条花形的方法经适当搭配,可组成格形。格子效应织物多由提花、集圈、花色添纱、花色毛圈、双罗纹变化、复合组织等编织而成。

4.两面效应:两面效应织物分析,主要是看单面织物(如纬平针等)形成还是双面组织(罗纹或双罗纹类)形成。如果是单面组织形成的,则多为添纱组织,如果是双面组织形成的,则常是空气层组织或者提花中的胖花组织。

5.网孔效应:网孔效应织物可分为单面织物网孔和双面织物网孔。单面织物网孔效应的多由单面集圈、单面提花与集圈复合、架空添纱(如地纱较细作纬平针、添纱较粗作选针编织使凸在织物表面,形成蜂窝网孔效应)、纱罗组织、菠萝组织形成。双面网孔效应织物可由罗纹式或双罗纹式、集圈、纱罗、空气层集圈等组织形成。双面织物网孔编织时,以纱罗、集圈为主,纱罗组织一般由下针线圈移到上针线圈较多,集圈编织时,则以下针集圈,上针处形成网孔效应较常见。

6.绉效应(或称乔其纱、泡泡纱效应):绉效应织物分析,基本可确定由三种方法形成。一是采用有退捻作用的强捻纱等,二是组织结构为纬平针与无规则集圈或不均匀双面提花(如胖花等),三是特殊后处理,如轧花等形成。

7.褶裥效应:褶裥效应的纬编织物主要由选择某些织针连续不编织的不均匀提花组织形成。少量是单针多列集圈形成。

8.三明治效应:三明治(夹心)效应的纬编织物主要由复合组织形成。较常见的是几路纱分别上下针单独编织纬平针后,再用间隔上针编织(或下针编织)和选某些下针集圈(或某些上针集圈)予以上下针连接,并在单面编织几个横列后,在织物线圈间衬入1至n根低弹丝或中空保暖纤维等。这种织物两面都呈正面外观,且有宽、窄纵条纹效应。

9.花型图案效应:有明确花纹图案(含色彩或凹凸的图案、形状等)效应的织物大多属提花组织或由集圈、纱罗、复合组织按一定配置完成。完全组织大的,多见于电脑提花,如有螺旋式位移的也可是提花轮提花编织,小花型较多在多针道针织机上完成。

下载此文档

大小:0KB

所需积分: 0
下载本文档需要积分,如何获得积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