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文献 印花 如何提高印花色泽鲜艳度

如何提高印花色泽鲜艳度[复制链接]

发表于:2016/04/27 10:30:05
收藏此文

  印花织物色泽鲜艳度和白度的提高是提高印花织物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印花织物色泽鲜艳度,白地白度符样能给人们清新亮丽的观感,使人赏心悦目。深色要注意色泽鲜艳度和白地洁白,中浅色更应注意色泽鲜艳度和白地白度。印花织物的色泽鲜艳度、白地白度与印花半制品的前处理、增白处理、仿配色、印花色浆的调制与管理、印花生产操作以及印花生产全过程中的操作等密切相关。

 

  为使印花织物具有良好的色泽鲜艳度和白地白度需在下列途径中采取如下措施:

 

  1.注意做好印花半制品的白地白度

 

  印花织物色泽鲜艳度和白地白度与印花半制品的质量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漂练半制品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到印制的渗透性、均匀度,而且会给织物的给色量、花色鲜艳度、白地白度带来严重影响。为此,要提高印花织物色泽鲜艳度和白地白度,首先就是抓好印花织物漂练半制品的前处理。

 

  以纯棉印花半制品为例:

  要求烧毛净,应达3-4级;退浆要净,退浆率要达75%以上;煮练要透,漂白要白,白度要达80%以上,丝光前毛效经向10cm/30min;丝光碱浓240-280g/L,钡值135以上,要严格控制丝光后的去碱,充分酸洗,布面pH值保持7-8。

 

  又如涤棉布是由棉和涤纶两种性质不同的纤维混纺而成,按理讲涤纶纤维系合成纤维漂练前处理的要求较棉纤维低些,然而织物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涤纶纤维均以4-5种混合使用,白度差异较大;棉纤维需通过漂练前处理去除天然和人为的杂质。在棉织物生产过程中棉又以各种等级比例混合使用,织物原则上反映的白度值较低而且不甚均匀。

 

  所以,该织物的前处理必须加强。有人对涤棉布前处理工艺做过对比试验,采用亚漂工艺、氧一氧漂工艺及碱氧漂工艺都能获得白度基础值85-87%,其中尤以亚漂最高,但该工艺属不清洁工艺范畴,所以现今已不采用。目前采用较多的工艺是氧-氧漂工艺、碱氧漂工艺与其他工序配合获取较佳的白度值。

 

  2.不可忽视增白辅助工序

 

  织物白度的获得途径是漂白和增白。织物漂练前处理,漂白是织物获得白度的基础,增白决不能代替漂白;增白可在光学上增亮补色,故增白又是织物提高白度不可或缺的工序。织物经过增白处理,使已经具有相当白度的织物白度进一步提高,获得洁白美观的地色。

 

  增白处理包括荧光增白与着色两方面。通过试验认为增白剂浓度、着色剂溶液配比及浸轧增白液后的烘干条件等对白度有较大的影响。棉织物增白选用的增白剂为棉增白剂VBL,浓度一般掌握在1.5~2g/L为宜。过低白度不足,过高带有荧光,白度不嫩。

 

  着色剂要求纯正鲜艳,力求避免黄色引入,用量也不宜过多。色光偏红或偏兰,则各有所长,偏兰则初看白,但久视有铁青色感觉,不够舒服;偏红初看虽白度较差,但久视有嫩白感觉,较为舒服。

 

  棉增白处方举例:

  棉增白剂VBL: l.6克/升

  着色剂:阿克拉明品兰FFG(25克/升)260毫升

  着色剂:阿克拉明去莲FFR(20克/升)210毫升

  用冷凝水调制增白剂总量为 500升

 

  着色剂加入时待配液温度及轧液温度要低于40℃,以防色点的产生。增白后用烘筒烘干机烘干较热风烘干白度好。用烘筒烘干机烘干时,第一排烘筒温度不宜太高,蒸汽压力控制在0.5kg/cm2左右较宜。

  涤/棉织物增白目前主要用荧光增白剂DT,其相当于涤纶纤维适用的一种白色染料,在紫外光下能发生青紫色荧光起增白效果。

 

  涤/棉增白处方举例:(单位:克/升)

  涤纶增白剂DT 2.5

  福隆兰S-BGL 0.0433

  舍玛隆紫HFRL 0.0576

 

  浸轧烘干后的待印涤棉织物经印花后固色增白,可与分散染料印浆同时焙烘发色增白。

 

  3.切实抓好仿配色及色谱处方的优选

 

  切实抓好仿配色开出合理的配色处方对印花织物的品质,对印花织物印制是否顺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提高印花织物的花色鲜艳度也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常对色谱处方进行分析比较,优选出一些色泽鲜艳、用料省、成本低、牢度好的色谱处方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应该注意探讨。

 

  要开出色泽鲜艳的配色处方,在配色中不仅要注意“色”与“色”的拼合,同时还要注意“调”与“调”的配合,要防止染料(或涂料)“调” 拼合的不一致而影响到色泽的纯正。例如,一个带有兰光的红与一个带有绿光的兰,就不能拼出纯紫色,而只有用带有兰光的红与带有红光的兰才能拼出纯紫色。

 

  关系式大致如下:

  (红光的)兰+(兰光的)红……纯紫色

  (黄光的)兰+(兰光的)黄……纯绿色

  (红光的)黄+(黄光的)红……纯橙色

 

  在实际配色中,经两色染料(或涂料)的色别能满足配色要求,而染料(或涂料)的色调不能满足配色的要求,这时则可在这些染料(或涂料)中加入少量他色,以改变其原有的色调。在引入他色改变配色染料色调时,一般宜选用相当的二次色,不可直接引入原色来改变色调。例如:假定要把一个绿光的兰变成红光的兰,可加入少许兰光的紫色来调节,如果直接引入红色染料的话,则配色效果不佳。

 

  补色原理在配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作深色印浆时,补色的引入可以达到增加色泽深度的目的,故有时常常有意拼入一些补色成分。但在印制浅色或对色泽鲜艳度要求较高时,则在配色时必须尽量大的努力防止补色的产生,防止引入了主色以外的补色而产生灰色效果致使色泽灰暗不纯。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在仿配色时获得理想的色谱处方还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符合配色染料的品种是否齐全、用料成本的高低、染色牢度能否达到要求等等诸多因素。就目前情况来看,切实抓好仿配色优选色谱处方不断提高印花织物色泽鲜艳度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4.严格印花色浆调制操作及剩浆管理

 

  印花色浆在印制中对色泽鲜艳度的影响很大。各个印花企业对印花色浆的调制均有明确的操作规定。在印花色浆调制过程中影响色泽鲜艳度的主要问题,是调制操作的选择,调浆桶及调制工具的清洁,化料操作温度太高,规定的染化助剂忽高忽低,不能准确称量以致杂质的掺入及操作的随意化,使得色不纯正,影响色泽的鲜艳。另外,剩浆的使用管理不善,剩浆未做到分类管理,剩浆耽搁的时间较长,色浆色光、粘度及固色率都有所变化而未调整即付印,在主花或主色调上使用了色光不够纯正的剩浆等,同样使印制的织物色光不鲜艳。

 

  为此,要提高印花织物的色泽鲜艳度必须严格印花色浆的调制操作,做好调浆间清洁工作,染化助剂准确称量,调浆操作严格按工艺规定进行。对于剩浆要严格管理,在浆桶上挂牌标明处方成分和日期,以便后续的修浆和使用,少量剩浆应分类分色归类并及时处理使用。使用剩浆要注意色光、粘性及固色率。使用前要打小样,根据要求修改色光,必要时补加助剂和调料。为保证花色鲜艳度,在主花或主色调上不使用色光不够纯正的剩浆。

 

  5.在印制过程中要注意消除传色的产生

 

  消除传色的产生也是保证色泽鲜艳度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传色的产生会导致所印花纹与原样色泽不符,色泽鲜艳度受到影响。

 

  印花色浆在存贮、输运系统以及与印花色浆接触的器械上沾粘的印制前花型的印花色浆未彻底冲洗干净,特别在印制深暗的色泽以后,紧接着换上色泽鲜艳、明亮、浅淡或为相反色的印花色浆,残留的色浆与新掺上的色浆混合,造成污染,以致与原样色泽不符,色泽鲜艳度受到影响。因此原因造成的传色的特点是:色浆调制搭样符样,开车不久即发现变色的传色。遇此情况应立即停止生产,要认真检查浆桶、印花刮刀、给浆管道、给浆泵等的清洁情况。做好彻底的清洁工作,置换新浆,重新开车。应制定和健全制作印花色浆的操作规程,要预防为主,不要出了问题再解决。

 

  在印花生产过程中,前圆网色泽的印花色浆通过后圆网刮刀刮印或重叠渗网传入后圆网印花色浆中,以致造成传色。该传色的特点是:在印花开车过程中色泽逐渐变色的传色疵病,起先渗入传人的量较少,色泽变化较小,以后传人异色的量逐渐增大,色泽变化较大。

 

  在印花工艺设计时,除考虑印制效果外,必须考虑传色疵病的消除。对同类色和姐妹色的花纹的花网排列尽可能靠近些。对于花型各色分开的,则应以浅亮色排前面,深暗色排在后面。有时由于某些因素的需要,须按先深暗后鲜亮的顺序排列,则应分析花型结构,采取措施,以防止传色。

 

  如该花型深暗色为大满地与细茎、细梗并存,且细茎、细梗与其他有叠色情况,可考虑将细茎、细梗与其他不相碰、不叠印的满地部分分割成两只网筒,在印制时可将满地花网排列在较后或最后位置上,这样可有利于传色疵病的消除。又如花型深谙色面积较大,为格类花型,每一方块为深暗色,每块深暗色有鲜亮色细线条,这类花型排列,若按一般先深后浅的规则,很容易产生传色。对此可采用先染鲜亮色后印深暗色花纹,以减少一套印花色的办法解决传色问题,保证了印花质量。

 

  在印花工艺设计时,对于某些花型可采用防印印花工艺,对保证色泽鲜艳度同样也能取得消除传色的较好效果。采用此工艺可将浅色纹样排列在前,深色纹样排列在后。

 

  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印花半制品前处理及准备,做到退浆干净、煮练匀透、丝光要足;合理掌握印花色浆的粘度,合理使用印花刮刀,增加刮印时的压力以及酌情使用光面圆网等,以提高织物的渗透性。提高印花色浆的渗透性,增加刮刀压力,以使瞬间刮印堆积在织物表面的印花色浆向织物内部渗透,织物表面印浆堆置量的减少,有利于传色疵病的消除。

 

  渗网传色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从网边(一边或两边)向网中间部分逐渐变色的传色。其产生的原因是花网刻幅太宽,较大超越印坯门幅。宽于织物门幅的色浆被刮印堆积在印花导带上,经后面花网的压轧色浆向两边铺开,印花织物稍有左右方向的移动等都会造成残留堆置在前面花网的色浆渗入后面圆网中产生传色。

 

  待印织物在印花生产运行中不居中,在无织物一端色浆刮印在橡胶导带上,渗网原理同上所说的一样。克服这种渗网传色的产生,就必须掌握待印半制品的上印门幅,应将印花半制品在印花前先行挂幅,保证印花半制品门幅略大于花网的印花调度。一般印花半制品的两边应各大于花网调度lcm左右。花网刻幅较宽时宜采用胶带纸封去多余的两边刻幅。

 

  6.防止印花织物白地沾污

 

  织物经印花后,在固色(焙烘)、平洗的过程中,未固色的染料及有色物沾于不应上色的白地、白花或有色花纹上,致使白地、白花不白以及有色花纹得色不纯正、不鲜艳。为此,努力防止印花织物的白地沾污对提高印花织物的鲜艳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造成印花织物白地沾污的因素有两方面:

  

  (1)升华沾污

 

  主要发生在分散染料、涂料印花工艺之中。造成升华沾色的主要原因是与染料(涂料)的性能有关,在热熔固色时,较易产生升华。部分升华率度低的染料(涂料)升华后被相邻的白地或纹样所吸附,造成沾色。要克服升华沾污的产生,选用升华牢度高的染料(涂料)是防止该类染料(涂料)升华沾污的有效措施。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掌握焙烘的温度和时间,温度和时间对染料(涂料)在织物上的吸附、扩散以及染料向印染纤维上转移起决定性作用。焙烘时温度和时间不足会造成浮色增多、色光萎暗;焙烘时温度和时间过高或过长染料会产生升华,影响织物白地白度。

  

  (2)平洗沾污

 

  印花织物在净洗过程中的沾污、沾色现象类似于染色过程。在净洗过程中,随着未固着的染料从印花织物上逐渐脱离布面,扩散于水溶液中,而扩散于水溶液中的染料与其浓度梯度有关。花布上的浮色越多,洗下的染料就越多,导致了花布在净洗中的沾色。活性染料固色率不高,在水洗过程中容易落色,容易造成沾色。分散染料在平洗时也可能产生沾污,在涤棉混纺织物上印花,虽不能上染棉纤维,但有些分散染料对棉有亲和力,易于沾棉,使成品色泽灰暗,染色牢度降低和沾污白地。

 

  要克服平洗沾色,首先要做好印花染料的选用工作。注意选用那些固色率较高落色较少的染料。印花后要严格掌握固色时的温度、湿度、车速等工艺条件,以减少平洗时的浮色,减少沾色。在高温皂洗之前,印花织物上的糊料和浮色必须基本洗净,若在糊料及浮色等尚未洗净即进入高温皂煮则易造成沾色。

 

  印花织物在平洗时,防止沾污可采取以下措施和办法:

 

  (1) 汽蒸固色后待洗织物首先用大量流动水进行喷淋冷洗。洗液由于落色较为严重,故不再继续使用,直接排除。

  (2) 对一些色泽较深、浮色较多的活性染料印花织物改一次平洗工艺为二次平洗工艺。第一次用冷热水平洗,不进行高温皂煮;第二次用皂洗工艺。

  (3) 阻碍浮色的再上染。

 

  例如活性染料上染棉纤维必须要在碱性条件下,为阻碍活性浮色的再上染,可在轧槽及部分平洗槽内添加酸性液,如添加醋酸液的办法以防止沾污白地、白花及花色被染色晕染。目前防白地沾污净洗剂开发不少,合理选用防白地沾污净洗剂也是防止沾污的有效办法之一。

 

  分散染料防止平洗沾污的措施和办法,除合理选用染料以及严格掌握焙烘热熔固色的温度和时间外,还可采用还原清洗的办法以将印花时沾污于棉纤维上的分散染料清洗干净,以提高花色鲜艳度和白地白度。

下载此文档

大小:0KB

所需积分: 0
下载本文档需要积分,如何获得积分?
分享到: